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从水浒开始修炼 > 第260章 资政院和翰林院

第260章 资政院和翰林院

    回到燕京,朱武在接见前来投奔的豪杰后,又有许多前辽大臣求见。这些人大多是燕京一带的地主豪强出身,他们在去年跟随耶律大石投降后,很快就发现梁山泊的政策对地主豪强不友好,对朱武的各项动作虽然没有明着抵制,却大多冷眼旁观。


    这次,朱武在山海关挡住数万金兵进犯,甚至还消灭两万金兵。这些人真正认识到,朱武有实力参与天下之争,走上这个棋局。


    在朱武没有失败前,他们这些燕京本地的地头蛇如果不低头服软,很快就会被朱武打压,甚至烟消云散。


    所以,在看到朱武一时半会儿不会被宋金两国消灭、很可能盘踞此地后,这些人为维持自家的富贵和影响力,很快就决定投靠朱武,谋求一个高位。以求在朱武得势时保全家族,并能在朱武失势后,被宋金两国重视。


    这种想法之下,左企弓、虞仲文、康公弼、曹勇义等前辽大臣,纷纷放下矜持靠拢朱武。期望能获得一官半职,延续自家富贵。


    对这些人的做法虽然有些不齿,朱武却需要他们安抚燕京人心。在明白他们的想法后,朱武虽然打算挑选一些人才进入各院,但对那些宰辅大臣的安排,实在有些为难:


    “这些人在前辽的地位高,也不是真心投靠我。即使让他们做副职,也是一个隐患。”


    “但是他们又早已投降,现在还主动靠拢,不做安排的话,实在说不过去。”


    “或许要建个新机构,把他们给供起来。”


    思索之后,朱武决定在军务院、政务院、都察院三院之外,建立资政院和翰林院。以左企弓、虞仲文、康公弼、曹勇义这些前辽宰辅为资政大臣,负责宣扬上级政策、传达下级反应。利用这些人的名声,为自己的动作背书:


    “给他们一个高位,再试试资政院能不能存在。”


    “如果资政院办得好,以后可授予立法权和监督权。”


    “如果办得不好,就作为大臣的养老地,让他们致仕之后,有地方发挥余热。”


    对资政院抱以厚望,朱武又选拔刘彦宗、韩昉等有才能的人掌管翰林院。在翰林院设立图书馆、古籍馆、金石馆、文学馆、史学馆、同文馆、艺术馆等机构,负责史册文翰:


    “翰林院是储才之地,可以用它来彰显文教,吸引更多人才。”


    “以后还可以设立各种专业馆所,发展成后世的科学院。”


    “刘彦宗、韩昉两人,应该能撑起来!”


    作为前辽进士,刘彦宗曾担任签书枢密院事,在前辽大臣之中,称得上顶尖人物。由他任翰林院掌院,不会有多少人有异议。


    韩昉的地位虽差点,却是前辽状元,由他辅佐刘彦宗,任何人都说不出反对来。


    而且,刘彦宗在历史上是金国宰相、衍庆功臣之一。金国设立的衍庆宫二十一位功臣中,除了刘彦宗、韩企先两人外,其余都姓完颜。


    至于韩昉,虽然他在官位上不如刘彦宗,却在历史上成为金熙宗完颜亶、也就是完颜宗峻儿子的老师,在金国汉化过程中,称得上关键之人。他在辽国获得的状元功名,能让朱武在举办下次考试时,吸引更多的人参与。


    所以,朱武在发现这两人投靠后,朱武让他们执掌翰林院。希望这两个人,能够彻底归心。


    把这些人的安排传达下去,朱武为了显示对资政院和翰林院的重视,命令资政院根据下情提议案,直接传达给自己。又命令翰林院搜集辽国史料,为修撰辽史做准备。


    对于这个安排,左企弓等人虽然有些不满,却只当朱武是在考察自己。刘彦宗和韩昉两人,则是心潮澎湃,有些复杂难言:


    “修撰辽史,这是要将辽国盖棺定论,和金国争夺正统啊!”


    “看来明公心里,辽国已经被灭!”


    想到仍在逃亡的天祚帝,再想到自己等人拥立的辽国皇帝被朱武消灭,两个前辽臣子,心绪都有些复杂。无论辽国如何,他们整个前半生,都在为辽国效力。


    只是,事已至此,辽国已不是几个臣子能够挽回。两人也只能按朱武吩咐搜集辽国史料,把辽国的历史尽可能保留下去。


    翰林院搜集史料、为修撰辽史做准备的消息传出,许多还有些摇摆的前辽臣子,都请求加入翰林院,希望参与修史,记录前朝之事。


    同时,还有人把这件事看做朱武争夺正统,一些新投靠的臣子,开始上表劝进,希望在朱武登基的事情上立功,成为新朝重臣。


    甚至还有人向朱武献策,可以派兵马抓捕天祚帝。让天祚帝在燕京禅让,传给朱武皇位。这样就能够取得辽国正统,在修撰辽史之时,更加名正言顺。


    一时间,燕京城风起云涌,许多人在这个风潮下,纷纷上表劝进。


    没料到这件事成为风潮,朱武在考虑之后,没有把这件事压下去,反而还顺水推舟,用修辽史的事情,试探燕京人心。


    就这样,朱武在道历三千八百二十一年、宣和六年正月,正式任命王伦、耶律大石、刘彦宗为总裁官,负责修撰辽史;又任命韩昉为总纂官,负责具体编纂。修撰辽史的工作,至此彻底展开。


    这个动作,让那些上表劝进的人欢欣鼓舞,更积极地联络大臣,让他们上表劝进。耶律大石、左企弓、刘彦宗等出身前辽的大臣不用说,王伦、吴用等出身梁山泊的臣子,同样有人联系。


    这让先前还不在意这件事、觉得无关紧要的人,也开始真正思索,要不要上表劝进:


    “主公先前说缓称王,连正式称公都没有。对于现在来说,已经不合时宜。”


    “没有正式称呼,外界就一直称我们为梁山泊。无论是当做梁山好汉、还是梁山泊贼寇,对于收服人心,都是十分不利。”


    “必须要有个正式称呼,让外界称呼我们!”


    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,王伦和吴用在私下商议后,开始向朱武上表,请他正式称王,安定燕京人心。


    在他们带动下,晁盖、宋江、卢俊义、关胜、林冲等文武大臣,同样开始上表,请求朱武称王。就连闻焕章等出身宋国的,也没有任何反对。


    对此十分满意,朱武真正认识到,自己从现在起,已经有资格称王称帝。不过,为了和宋国保持和睦,不至于彻底撕破脸,朱武仍旧把这件事情压下,继续等待时机:


    “现在称王的话,宋国朝廷会认为我们在造反,不但会彻底翻脸,也得不到宋国人心,甚至有宋军平叛。”


    “我们对宋军固然不怕,但是若断了粮草,事情就麻烦了。”


    “还要再等两年,让燕京有些积蓄!”


    向众臣说着这个理由,朱武见他们仍有劝进之意,继续向他们道:


    “而且未来两年,会有一件事发生,可以让我们在脱离称王时,不受他人责难。”


    众臣闻言大奇,有些疑惑不解。王伦道:


    “宋国会发生什么事,可以让主公称王时,不受他人非议?”


    “难道是宋国主动封王,让主公成为王爷?”


    闻言摇了摇头,朱武笑着说道:


    “虽然不是如此,却也相差不远。”


    “神宗皇帝遗训: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。”


    “收复燕云的功劳,一定会诞生一位王爷。”


    “以我们收复燕京的功绩,如果朝廷封其他人为王,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朝廷不公为由,自己称王称帝?”


    被朱武提醒了这件事,众人都是大喜。以朱武在伐辽时立下的功劳,不封他为王的话,实在说不过去。如果有朝廷册封,朱武能够正式称王,不被他人非议。


    反之,如果大宋朝廷封其他人为王的话,朱武就能以朝廷不公为由,自己称王称帝。再次造反的理由充足后,骂名会下降一大截。


    如此一来,朱武在宋国就能够获得更多人支持,在南下攻宋之时,得到他人投奔。


    说清楚这件事的利害,众人对朱武推迟称王,再也没有异议。不过在对外的名号上,众人却坚持要做出改变,不能以梁山泊兵马,称呼所有军队。


    对此从善如流,朱武决定将麾下所有兵马,统一称呼为明军。燕京各个机构,也统一称呼为明公府。可以说除了正式称王外,其它各个方面,已经和称王无异。


    这样一个调整,自然对梁山泊兵马的名号,带来重大改变。除了把“梁”字旗号换为“明”外,各支兵马的番号,同样有了变化。原有的骑兵第一师改称为明军第一师;步兵第一师则加十位,改称为明军第十一师。各地卫所也有了正式番号,从明军第一卫开始,依次向后排列。


    林林总总的改变,在众人都有些忙碌。闻焕章等人更是接到命令,让他们在宋国朝廷鼓噪,按神宗遗训封王。


    可以说,整个宣和六年的上半年,众人都在为朱武将来称王做准备。就连今年的考试,也开始以明公府招收文武官吏的名义举办,不再像去年的时候,用燕京大学堂和讲武堂招收学生做掩饰。


    同时,因为宋国在今年春季会举行科举考试,朱武决定把燕京的考试,向后拖延半年,尽可能让那些在宋国落榜的举子,前来燕京赴试。


    这样一个转变,自然吸引了更多有才能的人参与。而且对一个人的命运,带来重大改变。


    相州,汤阴县,岳飞的母亲看着水灾过后,陷入困顿的一家,向岳飞道:


    “儿啊,家里遭了水灾,不能再留着你在家里守孝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想从军的话,那就自己去吧!”


    服丧一年有余,岳飞按此时的制度不再被限制做官。岳母想到去年岳飞从军中返回,遂向岳飞说道。


    岳飞虽不愿在此时离开,但是看着在水灾后陷入困顿的一家,不得不答应道:


    “儿这就去从军,安顿下来之后,就接母亲过去。”


    岳母闻言皱眉,向岳飞道:


    “你是外出从军,如何安顿下来?”


    “难道你想去燕京,去那里做军官?”


    向岳飞连连追问,岳母想到了岳飞去年从军中返回后,就有自称燕京过来的人,邀请岳飞去做军官。那个自称锦豹子杨林的人,先后带来过朱武和林冲、卢俊义的书信,多次邀请岳飞,去燕京帮助他们。


    正因为此,岳飞才被杨林的邀请所打动,向母亲道:


    “燕京有林冲、卢俊义等师兄,周师父的儿子也在那里。”


    “听说朱武将军喜欢招揽人才,还会在今年秋天举行武试,儿子想去试试,能不能拿个名次。”


    “若能成为武士,最低会授八品官,儿子就能在燕京安顿,把母亲您接过去。”


    眉头皱得更紧,岳母对岳飞的想法,并不十分同意。岳飞拜师周侗后,岳母对林冲、卢俊义等人也有一些了解,知道这些人是梁山泊强人,曾造大宋的反。


    不想和这些人有瓜葛,岳母宁愿岳飞去宋军当小兵,也不愿让他去明军,去做所谓军官。


    无法违逆母亲,岳飞只能将师父请来,让他劝说一二。周侗在得知事情原委后,向岳母道:


    “梁山泊替天行道,都是忠义之人。”


    “他们灭辽抗金,也是为大宋做事。”


    “怎么能因为他们曾经造反,就有这种偏见?”


    岳母向周侗道:


    “我是妇道人家,虽然不知他们是否要造反,但他们在燕京自称明军,显然和东京朝廷不一路。”


    “若是去燕京加入明军,将来有可能成反贼!”


    没想到岳母有这种见识,周侗没有再虚言应付,向岳母道:


    “这话虽然不错,但是若不是大宋无道,又有谁会造反呢?”


    “而且我的徒弟、儿子都在燕京,鹏举是我的徒儿,和他们的关系分不开。”


    “不去投靠明军,鹏举在宋军也没有什么机会,甚至在明军起事时,可能会受牵连。”


    “就算为鹏举考虑,也该让他去投明军!”


    向岳母说出这番话,周侗顿了一顿,看着在自己教导下刚有二十二岁、武功就已经天下顶尖的岳飞,又继续道:


    “何况鹏举这一身本事,不去燕京做官,在宋国什么时候能出头?”


    “你是愿意让他在宋国做武夫,还是让他去燕京,去博一个武状元?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大奉打更人 学长,我错了 斗战魔神 含桃 逆天邪神 鬼魅江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