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秦:诸子百家?拿来吧你! >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来信 谈及《后诗》

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来信 谈及《后诗》

    几日后,吴驹结束了视察,回到洛阳。


    洛阳还是如之前一样,虽然还未恢复到全盛时期的繁华,但医家的努力也起了作用,街道上的人烟多了些,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戴上了由官府统一发放的口罩。


    回到魏焕的府邸。


    吴驹洗尽一身风尘,坐在桌案前,查看刚送到不久的几封书信。


    一封是苏长老给的,信中说秦国的疫病情况完全在掌控之中,基本翻不出什么大浪,并询问吴驹韩魏的疫病情况如何,是否需要秦国分部这边做些什么。


    吴驹给他写了回信,讲述了韩魏的疫病情况和自己的近况。


    还有一封,落款是……荀况?


    荀子??


    吴驹表情错愕,将信件打开,从头到尾读了一遍。


    信中,荀子向吴驹问好,对吴驹指导和治愈秦韩魏三国疫病,挽狂澜于既倒的行为表示了崇敬和赞扬,信中说道:


    “阁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吾钦佩不已,此乃知行合一,历来圣贤以此规己,然阁下达也。”


    荀子的信用词严谨,字里行间将儒家所崇尚的礼节发挥的淋漓尽致,使人看到之后,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银发矍铄,严肃正经的老者。


    寒暄之后,他言明了这封信的来意。


    “吾欲修后诗,盖诗经之续。”


    儒家的许多先贤都曾经修订、整理过《诗经》,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孔子对其的修订,孔门七十二贤、三千弟子中有许多也参与了这一过程,早些年,荀子也曾对《诗经》进行修订。


    但荀子这番操作着实让吴驹一惊,这位竟然想修诗经的续作!


    荀子在信中说,之所以想修《后诗》,主要原因有二。


    其一是稷下学宫祭酒姜堪和许多著名学者都在倡导五言诗,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五言诗佳作频频。


    其二是因为吴驹,他开创了词,同时受到了擅作诗者和作赋者的青睐,在七国之中引领了一场新风气,词如今已经成了气候,是仅次于诗赋的第三大体裁。


    《后诗》主要收录的,便是五言诗和词。


    荀子觉得《诗经》中绝大多数都是四言诗,重新修订,加入五言诗和词的话不合适,于是便有了撰写《后诗》的想法,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儒家许多人的支持。


    荀子给吴驹写的这封信中,便是想要收录吴驹的诗词,包括《水调歌头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送友人》、《凉州词》、《夜雨寄北》。


    吴驹流传在外的一共就这五首诗,荀子一首不落。


    这也没办法。


    说实在的,荀子的眼光是很高的,他这次编纂《后诗》,召集了一大群儒家学者,在七国范围内进行收集,层层传递,层层筛选,一年内能送到荀子眼前的可能就只有百首不到,但他最终选的也就这么几十首,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。


    一个人有两首诗作被选上都够呛,更别说五六首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    但吴驹就是这个例外。


    原因就一个。


    他的所有诗词都是精品啊!


    哪怕去掉一个荀子都觉得心痛。


    看完信,吴驹拿过信纸,斟酌一二后便开始回信。


    也不知道荀子为何会突然有撰写《后诗》,并且收录自己的诗的想法,显然这位儒家宗师时常能听到自己的消息,大抵得益于韩非跟在荀子身边时也没少念叨起自己。


    他对于这些诗词被收录在荀子的著作里当然是求之不得的,这百利而无一害。


    但五首诗词全部收录确实让吴驹小小的惊讶了一番。


    细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,毕竟这些诗那可都是他从那几位带诗人的,他们的诗词是真正能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,就看现在,哪怕放到比他们生活的年代早一千年的战国时期,依然令大批的文人墨客爱不释手。


    况且吴驹最近正好寻思着怎么让自己统一诸子百家的任务更进一步,俗话说得好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自从吴驹成为医家魁首之后,任务进度可以说是停滞不前,陷入了瓶颈期。


    这倒也实属正常。


    纵观春秋战国五百年历史,就没有一个人同时当上两个百家学派的魁首。


    吴驹想要踏出这第一步,那难度不言而喻。


    不过瞌睡来了送枕头,转眼间远在楚国兰陵的荀子竟然给自己来了信,自己也算是和儒家,和这位大儒扯上了关系了。


    要知道,荀子绝对算是当今儒家中威望最高的人,没有之一。


    他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,即后世的校长之职,乃是学宫之中最年长,资历最老的宗师,他整理了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等典籍,深受学宫学子和儒家子弟爱戴。


    若非受人诬陷,以他的学术、地位和资历,绝不可能被撼动位置,当然诬陷的人也不能,荀子之所以辞去祭酒一职是因为不愿受人非议,于是离开齐国。


    前往楚国,成为兰陵县的县令,因遭人非议,离开楚国前往赵国,又被拜为上卿,仅次于赵国丞相。


    随后又被楚国令尹春申君派人请回楚国,复任兰陵县令,现在隐居于兰陵县,枕石漱流,著书立学,在他治下,出现了“兰陵多学”的盛况,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访。


    虽然因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,与儒家主流思想偏差很大,导致儒家许多资历同样比较老的学者对荀子颇有意见,甚至质疑他是否算是儒家,但大多数儒家子弟都抱有一个同样的理念:我们可以有意见,外人不行。


    吴驹下笔,洋洋洒洒的写出一大段话。


    首先对荀子在信中对自己的赞誉表示谦逊,同样对荀子表达了尊敬之意,随后对其想要收录自己的诗词表示同意,并郑重的进行了感谢,信末写到“若有机会,定要与前辈一叙”。


    横竖不过是些客套话,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礼节上无疏漏。


    写完,装订好,交给信使,随之送往楚国兰陵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大奉打更人 学长,我错了 斗战魔神 含桃 逆天邪神 鬼魅江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