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楚氏赘婿 > 109 繁华盛景下,烈火烹油!

109 繁华盛景下,烈火烹油!

    深夜。


    秦淮元宵灯会落幕,画舫依然灯火通明,街头和河畔的热闹人群,终于渐渐散去。


    楚天秀和李虞郡主,满脸幽怨的狄儿,醉醺醺的祖儿,一起乘座驾,返回平王府。


    马车路过长乐街的鸿门客栈。


    楚天秀无意间看到,鸿门客栈里数百名儒生们,贾生在儒生人群中,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表言论,似乎在声讨着什么。


    这群儒生在痛心疾首,说《石头记》怎么怎么...。


    “不久之前得到的消息,烟雨画舫,居然当众表演这种小黄戏!上演了一出贾宝玉梦遇金陵十二金钗...天呐,这是要让整个金陵城,都被《石头记》给污染!”


    “这是秦淮河畔,响起了小昏侯的靡靡之音啊!”


    “这是要败坏我大楚的风气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。”


    “封杀!”


    “对,应当严厉的封杀《石头记》!”


    “我们金陵儒生要团结起来,向公车府上抗议书,封杀这本小黄文。”


    “对,明日我们便去公车府上书!”


    楚天秀听了,纳闷。


    金陵城里的儒生们,也看过《石头记》?


    本小侯爷没让你们看啊,你们从哪里偷偷弄来的手抄本?呃...不会是贾生,从平王府偷偷带出去的吧!


    他怎么记得,后世最爱看《石头记》的,就是这群儒生啊!


    算了,不管这群口是心非的儒生。


    今晚在烟雨画舫,酒喝得有点多,回去睡上一觉再说。


    明天的事,明天再说。


    ...


    金陵皇城。


    慈宁宫。


    皇帝项燕然和崔皇后回到寝宫。


    他面色阴沉,并未睡下,反而忧心忡忡。


    这个元宵佳节,乃是举国欢庆,与民同欢的好日子,他这个皇帝却过的很不痛快。


    不论是吴王、淮南王等诸侯王们在金陵城里的嚣张跋扈,还是匈奴使节伊雉的张狂,都让他如鲠在喉。


    吐不出来,吞咽不下!


    难受的要死。


    尤其是吴王世子项贤那番话,骂的十分难听。


    但是。


    这话虽难听,却道出了一个他很不想面对的事实。


    他在位的这些年,“外无战功,内无治功”。一句话刺的他心痛,让他睡不着啊!


    他这皇帝忍辱负重十年,一边用黄老之术,与民休养生息。一边在焉支山下,驯养战马、囤积骑兵,厉兵秣马。


    项燕然知道,自己现在做的这些事情,都是在为大楚积累实力,为日后踏平心腹大患匈奴做准备。


    可是天下人不知道!


    那些诸侯们就绝不承认,他这个皇帝,有什么大作为。


    相反,诸侯们各个都觉得,自己在封国比皇帝干的更出色。他们要是一旦当上皇帝,要比他项燕然强十倍。


    如果他这皇帝现在死了,那他项燕然在大楚史书上,估计也就留下“平庸”二字了,生平一笔带过。


    皇帝项燕然心中憋屈感,越来越强烈。


    他早就变法之心。


    只是,事关重大,阻难重重,犹豫不决,迟迟未下决断。


    今晚元宵佳节,他在烟雨画舫亲眼见了众诸侯王和匈奴使节伊雉,那副“不尊天子,轻视大楚”的傲慢态度,让他终于下了决心。


    诸侯不尊天子!


    匈奴轻慢大楚!


    这迟早会生出大祸。


    这金陵城张灯结彩,处处笙箫,看似天下太平,一片繁华盛景,底下却是烈火烹油。


    太子项天歌年十四岁,尚太年轻,经历的风雨太少,像蠢鹅一样易怒,莽撞冲动,一言不合便要杀吴世子。太子至少要五年到十年之后,才能成熟、稳重起来。


    大楚皇朝历代皇帝,大多都很短命。


    经常不是病死,就是意外身故...诸侯造反,宫廷政变,手足相残,遭遇刺杀,那也有的。


    项燕然也不知道自己能在皇帝位上活多久。


    他不能等到十年之后,把这大楚的内外大患全交都给太子去剿灭。


    他甚至敢肯定,万一自己不小心意外身故,太子项天歌年少威弱,吴王等诸侯必然更肆无忌惮,恐怕立刻便会群起攻讦,谋朝篡位。


    北方匈奴自上一战,蛰伏了十年之久,也早已经恢复了元气,磨刀霍霍呲牙等待时机。


    稍有不慎,便是大楚的灭顶之灾。


    不能再犹豫。


    他要亲手,推行变法,解决这内外两个大患。


    但是要推动变法,铲除这两大大患,他手底下必须有一大批可用的人才,贯彻他的意志。


    “夜色已深,该入寝了!”


    崔皇后捏着项燕然的肩头,柔声道:“皇上,这又是在为何事犯愁?”


    项燕然默然不语。


    “你我夫妻一心,有何不可说?臣妾也能分担一份忧愁。”


    崔皇后柔声劝慰道。


    项燕然冷道:“今年的岁举,朕下旨王侯、三公、郡守,举荐一批才能之辈,以供朝廷差遣。


    你们崔家举荐的是谁,崔什么来着?


    好像是得了个殿试中等吧,这还是给了你这皇后面子,才评了个中等。


    朕连他的名字都记不住,可见庸碌到何种程度。


    哼,不只是你崔家,你们金陵十大门阀,一个个盘根错节,在朝廷上同气连枝,相互声援。


    甚至有个说法,非十大门阀子弟和其门生,在朝廷上很难混上高官。


    你们彼此举荐自家子弟,若是有本事,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也就算了。可你们举上来的全是一群碌碌之辈,有几个可堪大用?


    今年的岁举,前四名优等里面,没有一个是你们十大门阀出身!一年不如一年,越来越没用了。”


    金陵十大门阀,顶尖的人才也有。


    像主相谢胡雍、副相王肃、郎中令崔浩然...他们个个都是老辣成精,精通朝政,十大门阀里的顶梁柱。


    让这些大臣们去跟诸侯掰腕子,他们也能胜过各方诸侯。


    可是,他们全都是一把六七十岁的老骨头了,经常隔三差五的病假,还能熬几年?


    金陵十大门阀的后代,尽是一大群吃喝玩乐的纨绔,挥霍起来没人能比,正经的本事却没用。


    可以说青黄不接,也不为过。


    “皇上,这,每年举荐之人...都是依照老惯例啊!”


    崔皇后心头发苦。


    每年岁举,金陵十大门阀,定然是先推举各房的嫡系长子、长孙。先把他们安排好,才轮的上其他子孙。


    至于才能和本事,当然不是举荐的优先考量。


    金陵崔家,除了家主九卿郎中令崔浩然之外,以及她这崔柔皇后之外,后辈之中的确没出什么像样的人才。


    可要是不推荐自家的嫡子嫡孙出来,崔氏门阀的荣华富贵,如何保持?!


    “朕知道这是惯例,也懒得多说。”


    项燕然冷淡道:“但是,以后天歌当了皇帝,就靠十大门阀的这群庸庸之辈,来治理天下,他能守得住这皇位吗!


    你今晚三没瞧见,那群虎狼一般的诸侯叔伯,何等飞扬跋扈,眼高于天。


    朕要是不在了,他们还不把太子给生吞活剥了!


    朕这个皇帝,还是要替太子,找出一些可用之人。不能为了你们十大门阀的荣华富贵,就把这群庸碌后辈,放到朝廷来尸位素餐。”


    项燕然对十大门阀举荐上来的后辈,是相当的失望。


    这群门阀的庸碌之辈,甚至比小昏侯,比小富出身的儒生们都还不如。


    御史大夫孔寒友举荐的两名儒生弟子董贤良、晁方正,还有大农令杨褚举荐上来的贫寒书生主父焰。


    此三人,都非门阀士子,都是富户,甚至贫寒儒生,可是他们一个个都大胆直言,敢献言献策,《大一统策》、《独尊儒策》、《削藩策》,直指朝廷的各种弊端,提出解决的对策。


    他们丝毫不惧得罪诸侯。


    那些金陵十大门阀弟子们殿试上,都在干什么,吟诗作赋,卖弄文采,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对策...都在梦游吗!


    连小昏侯这个屡教不改的大纨绔,都能写骇人听闻的《禁私铸铜币策》,帮朝廷收敛钱财。


    众十大门阀的士子们,哪个敢如此做?...他们要么是不敢,要么不想,要么便是顾忌自己庞大的家族利益受损。


    崔皇后心中惶恐,彷徨,心情无比的复杂。


    她听出了话外之意。


    从烟雨画舫回来,皇帝恐怕是下了决心,要摆脱十大门阀的这群庸才,另选人才了。


    她希望崔家昌盛不衰,富贵长享。


    可是项天歌是她的儿子,也是断然不能害了儿子的帝王之位。手心手背都是肉...她,也只能先保了儿子再说。


    “这...皇上,是要推行新政?”


    崔皇后道。


    “元宵已过,便是庚子新政!”


    项燕然面色冷然,心意决然。


    但凡新政变法,都是阻力重重,不知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。


    金陵十大门阀这群庸碌子弟,是指望不上了。愿意跟随的,就跟上。不想跟随的,就滚蛋!


    庚子新政,势在必行。


    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!


    大楚皇朝要在他项燕然的手里,焕发出休眠了十年的战斗力。


    新政之后。


    割据一方的众诸侯王也好,佣兵数十万铁骑的匈奴也罢,必须匍匐在他一代帝王项燕然的意志之下。


    “皇上既心意已决,臣妾自当追随。这后宫之内,不管谁家出身的嫔妃。臣妾定保太平无事,不令皇上分心。”


    崔皇后毅然道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大奉打更人 学长,我错了 斗战魔神 含桃 逆天邪神 鬼魅江湖